[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老北京的生活》:老北京是怎样生活的

  收集在《老北京的生活》这本书里的是金受申先生30年代末40年代初发表在《立言画刊》上的作品,当时专栏的名字叫“北京通”,其记述事物的时代大约是清末民初,很多情况已为今天的人们不了解,只有少数老年人还能依稀知道其梗概。
 

 
《老北京的生活》  金受申、李滨声    北京出版社
 
  国内外人都喜欢北京的风情,老北京生活那种忠厚淳朴的味道确实使人难忘。单以饮茶一道来说,北京人不会像浙江、福建一带的人拿着酒盅似的小杯讲究地啜茗,北京人有自己的饮茶方式。我在相声大师侯宝林家做客时,侯老亲自为我沏茶,先在茶叶中沏一点开水,盖上盖,过一会儿再第二次沏水,并且郑重其事地告诉我:“给您闷过了。”这透着多亲切!在目前我们反思历史,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时候,读一下记载这些老北京生活的资料,会觉得我们祖国是多么可爱!这里头不是有着我国优秀的民族遗产吗?我们怎么能够使它代代相传而不致湮没呢?
 
  另外,《老北京的生活》一书还记载了很多有关北京的史料。例如金受申先生在“爆竹”一章中谈到他的亲戚“吉庆堂史家”善于制作宫廷花炮:“曾制作大型‘花牌楼’,额嵌‘万寿无疆’四字,牌楼下排列狮象虎豹,呈百兽庆寿的样子,燃着火线,牌楼子一明,象身宝瓶花筒随着放出烟火,高及四五丈,以后百兽有的吐火焰,有的射花筒,兽眼皆放射莲花。至烟火放尽,百兽跪伏地上,一时灯暗消,牌楼依然存在,能历时数十分钟。”看了这段生动的描述,不由得使人想起烟火确是我国民间一项珍奇的艺术。
 
  再举个例子:近几年西瓜品种不断翻新,很多新型杂交西瓜推上市场,销售量大大增加,而当年在人民生活中也有一定地位的香瓜则快要绝迹了。本书中提到在民国初年北京香瓜就有“白羊犄角蜜”“苹果青”“旱三白”“蛤蟆酥”“青犄角”“面猴儿”(即“老头乐”)等好几个品种。入夏以后,小贩挽筐挑担上市,几枚铜板就能买几个。香瓜比西瓜便宜,抛在井水中,浸凉以后,剖而尝之,甜爽可口。
 
  这本书还讲了极为珍贵的史料。如“攒儿”一节就是《析津志》、《宸垣识略》等古籍中所讲自元、明、清以来所谓“人市”的具体记载。
 
  北京的历史是悠久的,老北京的生活也是丰富的。我们如能从中挑选出并继承其精华部分,使今天北京市的人民生活过得更有意义,这将是有益的。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养老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