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浴火重生:中国抗战观察记(1937—1945)》
编者:郑曦原
出版年月:2016年7月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内容简介
《浴火重生:中国抗战观察记(1937—1945)》为“《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系列之一,系《纽约时报》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间对华报道的选编。
入选本书的《纽约时报》220多篇出自西方记者的报道,不仅反映了八年抗战的战争状况,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方面的状况;不仅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情况,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和坚持持久战的战略、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客观事实;不仅反映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也反映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评论分析深入,给读者提供了回顾这段历史的另一种视角,给人以启示。
本书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选题”之一。
“《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系列已出版《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1911—1921)》)。
作者简介
郑曦原,1963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先后就学于兰州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1984年选调生,志愿到陇南乡村工作3年。后供职于甘肃省文化厅、国家物价局和外交部,曾任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副领事、驻希腊大使馆首席馆员兼政务参赞、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参赞。现任中国驻孟买总领事。著有《中国远古文化》、《通向未来之路》(与李方惠合著)、《高位的危机》(与以克合著)、《帝国的回忆》、《共和十年》等。协助其父郑时文核校《穿过硝烟的军列:一个学生兵的朝鲜战场亲历记》。
连载正文:
1937年抗战大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区进行了6年的局部抗战。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开始了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举国全面抗战。
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全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这一阶段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战场。国民政府组织大批军队进行了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26日)、太原会战(9月11日—11月8日)和南京保卫战(12月1日—13日)等战役,在正面战场大规模阻击日军,付出了巨大牺牲,但也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之战略。
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11日改称第18集团军)。随后,八路军主力挺进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115师在太原会战中取得了平型关战役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0月12日,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