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生活中,高血压,总会不经意的就出现,而高血压的出现,不仅扰乱了原本该有的平静生活,也是对身体健康的一大考验。现如今,遇上高血压的人不在少数,如何治疗它,很多人都在寻找合理而简单的方法,今天,小编就分享很多治疗高血压的妙方妙招,简单易学哟~
中医古籍上虽没有高血压病名记载,但《内经》中早已有“掉眩”“眩冒”等相关病名论述,根据该病临床表现,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为眩晕、头痛、心悸、后颈部疼痛、后枕部或颞部搏动感,还有的表现为神经症症状如失眠、健忘或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耳鸣、情绪易波动或发怒以及神经质等。其中以眩晕和头痛症状为临床多见,故多归属于“眩晕”“头痛”等病证范畴。
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复杂,许多医家对本病机理认识不尽相同,故在临床辨证论治中也各有特点,但临床上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一、证论治
1.肝阳上亢证
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滑。治法宜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用天麻钩藤汤加减。常用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栀子、炒黄芩、益母草、夏枯草、龙骨、牡蛎、制龟板、制首乌等药配伍。
2.肝火上炎证
症见头晕且痛,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法宜清肝泻火、清利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龙胆草、车前子、云黄连、炒黄芩、泽泻、当归、生地黄、炒栀子、僵蚕、白芍药、川牛膝、蜈蚣等药配伍。
3.痰浊上蒙证
症见眩晕,头重如裹,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弦滑。治法宜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常用天麻、炒白术、陈皮、炙甘草、法半夏、云茯苓、藿香、佩兰、石菖蒲、郁金、砂仁、竹茹、胆南星、荷叶、葛根、威灵仙等药配伍。
4.气血亏虚证
症见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弱。治法宜补养气血、健运脾胃。方用八珍汤加减。常用当归、龙眼肉、木香、炒白术、潞党参、炙甘草、云茯苓、炙黄芪、白芍药、熟地黄、川芎、白豆蔻等药配伍。
5.肝肾阴虚证
症见两目干涩,视力减退,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倦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治法宜滋养肝肾、养阴填精。方用左归丸加减。常用熟地黄、淮山茱萸、淮山药、枸杞子、菟丝子、怀牛膝、炙龟板、牡丹皮、酸枣仁、炙远志、菊花、杜仲、桑椹等药配伍。
6.瘀血阻窍证
症见眩晕,头痛,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治法宜祛瘀生新、通窍活络。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常用桃仁、红花、大枣、赤芍药、川芎、大黄、丹参、细辛、地龙、蜈蚣、水蛭、生黄芪等药配伍。
7.冲任失调证
症见头晕头痛,抑郁多虑,心烦易怒,失眠多梦,两胁胀痛,倦怠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治法宜滋补肝肾、调和冲任。方用二仙汤加味。常用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知母、黄柏、柴胡、白芍、天麻、钩藤等药配伍。
二、中成药应用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较多,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大类,可根据辨证,酌情选用。
1.六味地黄丸
主要成分为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和泽泻。具有滋阴补肾功效,对于肝肾阴虚型的高血压有一定疗效。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也可选用,每次8粒,每日2次,淡盐水送服。
2.银杏叶口服液
主要成分为银杏树叶。具有活血化瘀、疏脉通络之功效。每次20mL,每日3次,口服。
3.安脑丸
主要成分为人工牛黄、水牛角、黄连、栀子、黄芩、珍珠等,具有清热解毒、醒脑安神、镇静息风、豁痰开窍之功效。每次1~2丸,每日2~3次,口服。
4.牛黄降压丸
主要成分为牛黄、羚羊角、珍珠、冰片、郁金、黄芪、白芍、水牛角、雄黄、草决明、党参等。具有清心化痰、镇静降压之功效。每次1~2丸,每日1次,口服。
5.天麻定眩片
主要成分为天麻、野菊花、杜仲、杜仲叶、川芎。具有平肝息风、补肾通络之功效。每次6片,每日3次,口服。
6.天麻钩藤冲剂
主要成分为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具有平肝息风、清热凉血、补益肝肾之功效。每次1包,每日3次,开水冲服。
7.血府逐瘀丸
主要成分为赤芍、桃仁、当归、生地、红花、柴胡、川芎、桔梗、牛膝、酒大黄、枳壳、甘草。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作用。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
8.镇脑宁胶囊
主要成分为川芎、藁本、细辛、天麻、水牛角等,具有息风通络之功效。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
三、简易验方应用
1.茶剂
①沙苑茶:沙苑子10g,白糖5g。把沙苑子捣碎,放入炖杯内,加水200mL,把炖杯置武火烧沸,用文火煮10分钟加入白糖即成,代茶饮用。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②沙苑白菊花茶:沙苑子30g,白菊花10g。两味同入锅,加水煎煮成300mL,当茶饮,当日分次服。功效:平补肝肾,降低血脂,降压明目。
③杜仲叶茶:杜仲叶30g,白糖5g。把杜仲叶洗净,放入炖杯内,加入清水200mL,把炖杯放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15分钟,加入白糖即成,代茶饮用。功效:补肝肾,降血压。
④玉米须30g,冰糖少许,加清水400~500mL,煎至300~400mL,代茶饮用,每日2~3次,连服1~2个月。
⑤鲜芹菜250g,苹果1个,洗净混合搅拌,取汁加凉开水200mL,代茶饮用,每日分2次服,连服2~3月。
2.穴位敷贴疗法
穴位敷贴疗法是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治疗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选择恰当的穴位,并合理用药是发挥疗效的关键。药物常用剂型为丸剂、散剂、糊剂等。
①神阙穴:龙胆草、川芎、三棱、天麻、夏枯草等中药研成粉末,醋调成糊状,以橡皮膏固定于神阙穴处。
②耳穴:采用王不留行贴压神门、皮质下、降压沟、高血压点、三焦、交感等耳穴。
③涌泉穴:附子、肉桂、吴茱萸研末做成药饼,贴于两足底涌泉穴;或将蓖麻仁、吴茱萸、附子、生姜适量,研成细末,调成膏状,每晚贴两足底涌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