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朋友圈里,闺蜜发了几张带婆婆及宝宝在云南度假的照片。我们几个好朋友又是点赞,又是撒花,由衷地幸福着闺蜜的幸福。
遥想当年,闺蜜公布她怀孕的喜讯时,几个好朋友来不及送上恭喜和祝福,便关切地询问她,以后谁来帮忙带宝宝。因为闺蜜的父母是大学老师,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她的先生被外派到香港工作,还有两年才能回来,她自己就职于一家事业单位,朝九晚五,辞职太可惜。
“当然是婆婆了。”闺蜜哈哈笑着说。她似乎读懂了我们内心的担忧,也似乎胸有成竹。见闺蜜如此笃定和豁达,几个好朋友也只能祈祷和祝福了,但愿闺蜜的小日子能够一如既往地平静、温馨和有情调。
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宝宝过一岁生日的时候,闺蜜先生从香港回来,我们几个好朋友也凑热闹去她家参加小家伙的生日聚会。闺蜜的婆婆抱着宝宝和各 位叔叔阿姨打招呼,还时不时提醒闺蜜别怠慢了客人。我注意到老太太称呼闺蜜“闺女”的时候,闺蜜先生的眼睛里闪过了一丝惊喜。显然,那个初为人父的大男孩 也曾有过和我们一样的担忧,未曾料到媳妇和老妈会相处得这么融洽。
有一次,几个好朋友聚会,我忍不住问闺蜜:“和婆婆相处得如同母女,有什么法宝?”闺蜜说:“放下戒备,坦诚相待。”这也太简单了吧?一个急性子的朋友表示怀疑。
于是,闺蜜娓娓道出了她的理论。首先,爱屋及乌,看在先生的分上,她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和尊重婆婆。其次,就带孩子这件事,她和婆婆的目标是一致的,两个 人对宝宝的爱都是毋庸置疑的。最重要的一点,要做个有良心的人,生活中有点小摩擦小争执很正常,但切忌因此而否定了老人家的真情和付出,不愉快的时候,多 想想老人家的好,雨过便立即天晴了。
“种什么花,就会结什么果。”闺蜜在微信里回复一位向她请教婆媳相处之道的同学。大学同学以为闺蜜在开玩笑,回了一个大大的笑脸。作为好朋友,我坚信这是闺蜜发自肺腑的感言。
从一开始,闺蜜就觉得婆媳矛盾不会发生在她身上。积极的心理暗示效果,打破了“婆媳是天敌”这种先入为主的悲观论调,故而得以轻装上阵,以一颗平常心去迎接婆媳相处的日子。
闺蜜说,30年的光阴,无论是和老师同学,还是领导同事,我们都能相处得和谐融洽,即使有些磕磕碰碰,也能得到妥善解决。理论上来讲,婆婆当然是比这些人更亲近的人,我们的真诚、善良、大度应该更多地分给婆婆。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