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十二幅画》:刘心武讲述文学界往事

《十二幅画》:刘心武讲述文学界往事
 
  书名:十二幅画
 
  作者:刘心武 著
 
  出版日期:2016年8月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简介:
 
  刘心武,当代著名作家。194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共计61集,并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2012年出版《刘心武文存》40卷,收入自1958年至2010年全部公开刊发过的文字。除小说与《红楼梦》研究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散文随笔写作。2012年出版《刘心武评点》。2014年推出新的长篇小说《飘窗》。
 
  内容简介:
 
  时间的步履永无止息。我们留下一些踪迹,然后消失。但旅途中依然有一种难得的惊喜,那就是生命与生命邂逅知遇的时刻,这种缘分让我们超越了趋赴死亡过程中的平淡与恐惧,也赋予了我们的生命以一种不平凡的价值与意义。
 
  《十二幅画》里,作者将自己创作的水彩画与文字结合起来,构成相互映衬、互为表里的关系。十二幅画里有十二篇回忆,每一篇回忆皆是关于“相遇”——与爱人伴侣的相遇、与恩师知己的相遇,以及与群体命运的相遇。除此,作者站在时代浪潮边上,冷静地回顾曾经岁月,在回忆中,饱含着他对中国文坛往事的感悟与理解,也包含着对于中国20世纪小人物命运的深思与悲悯。
 
  编辑推荐:
 
  1.《十二幅画》讲述了一则则动人的相遇故事。重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者的视角既有作为过来人的饱含悲喜的回顾,也是一种往事洞悉之后深刻悲悯的俯瞰。书里有他对妻子吕晓歌朴素动人的回忆,也有他与周汝昌、吴祖光、王小波、林芹澜、宗璞、唐达成、谢晋、陶玉玲、丁玲等人的君子之谊。也许缘悭几面,可生命里留着他们永不磨灭的痕迹。人物命运的交错、揭示的人性诡谲、掀动的情感波澜,皆置身于曾经特定的时空里,给读者以绵绵久矣的感喟与浩叹。
 
  2.《十二幅画》给予了我们一种情感与命运的深度。它是理解和穿透心武先生前半生创作的重要的路径,也是体会和了解中国人的二十世纪风云的一个路径。
 
  ——北大教授、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 张颐武
 
  3.《十二幅画》里收录了刘心武创作的十二幅水彩画,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创作者内在心境的另一种表达。
 
《十二幅画》:刘心武讲述文学界往事
 
  【正文连载】
 
  记得我和王小波头一次到三星餐厅喝酒吃餐,选了里头一张靠犄角的餐桌,我们面对面坐下,要了一瓶北京最大众化的牛栏山二锅头,还有若干凉菜和热菜,其中自然少不了厨师最拿手的干烧鱼,一边乱侃一边对酌起来。我不知道王小波为什么能跟我聊得那么欢。我们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大。那一年我54岁,他比我小10岁。我自己也很惊异,我跟他哪来那么多的“共同语言”?“共同语言”之所以要打引号,是因为就交谈的实质而言,我们双方多半是在陈述并不共同的想法。但我们双方偏都听得进对方的“不和谐音”,甚至还越听越感觉兴趣盎然。我们并没有多少争论。他的语速,近乎慢条斯理,但语言链却非常坚韧。他的幽默全是软的冷的,我忍不住笑,他不笑,但面容会变得格外温和,我心中暗想,乍见他时所感到的那分凶猛,怎么竟被交谈化解为蔼然可亲了呢?
 
  那一晚我们喝得吃得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地点。每人都喝了半斤高度白酒。微醺中,我忽然发现熟悉的厨师站到我身边,弯下腰望我。我才惊醒过来——原来是在饭馆里呀!我问:“几点了?”厨师指指墙上的挂钟,呀,过十一点了!再环顾周围,其他顾客早无踪影,厅堂里一些桌椅已然拼成临时床铺,有的上面已经搬来了被褥——人家早该打烊,困倦的小伙子们正耐住性子等待我们结束神侃离去好睡个痛快觉呢!我酒醒了一半,立刻道歉、付帐,王小波也就站起来。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养老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