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立飞 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年9月出版
◆编辑推荐
《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是一本讲体制内外的书。
体制内的工作,稳定但成长偏慢;体制外的世界,精彩却天高路远。也许你在寻找未定的工作,却迷茫体制内外的利弊;也许你已走入职场围城想要求变,但不知城外的样子。也许,28岁那年,作者陈立飞从体制内到体制外跳脱的转场经历,会是一扇面朝你自己的窗。
《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也是一本讲小城市与大都市的书。
二三线城市,岁月静好,关系稳定,没有大风浪,也有小日子;北上广深一线阵地,是都市人的丛林,勇敢者的游戏。如果你不甘心做“小镇青年”,想去闯荡却难觅真正一线的残酷形态,不知野心能否匹配梦想,也许你该看《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陈立飞(Spenser)从当年二十八岁的小镇文青,变身三十而立辗转北上广深港的金融先锋,用他的一线视野,给你还原最真实的都市职场生态。看完了,你再决定:要不要来。
《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写给每一个想要求变的人。
从月入三千到年薪百万,陈立飞本身的职场经历,就是一部跨界和逆袭之旅。一路走来,勇敢和犹豫,退缩和坚持,战略和战术,都浓缩在了《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里。请记住:你只该做你自己。
◆作者简介
陈立飞
香港浸会大学硕士,职场作家,职场行动派,城市野心家。本职金融,混迹创投圈,拥趸众多的自媒体达人——多重职场身份,赋予他异于全职作家的职场深度思考力,大格局下的事业远见,深度思考中的光辉热忱。受到青年读者粉丝追捧,多篇微信原创文章被《人民日报》等公众号大号点赞转载,200万+阅读量热文《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公司》传遍朋友圈,成为现象级事件,引发大众热议。
◆内容简介
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他放弃稳定;
从小城镇到大都市,他不求归属;
从月薪三千到年薪百万,他正在野蛮生长!
《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作者陈立飞,从体制内的高中老师到体制外的自媒体人士、互联网金融创业者,换了一条人生赛道,实现了弯道超车!他结合自己在内地和香港双重学习、工作、生活的感悟与思考,给在职场上迷茫和心存疑惑的年轻人带来启发。作者陈立飞经历过职场迷茫和彷徨的岁月,了解年轻人心中的情怀和现实之间的差异,所以《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中,没有无聊的励志和温情的鸡汤,而是真实的打拼和真诚的建议!
【正文连载】
毕业五年,我却把房子卖了
本文选自陈立飞——《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
卖房不是因为缺钱,而是希望自己的时间和资本投射在更值得的事情上,不想被牵绊,不想陷于琐碎,内心保持专注和透亮。
五年前大学毕业,在家乡的所谓最高学府任教,有稳定收入,有社会地位。家里经济条件也还凑合,第二年买了房,马上又买了车。父母觉得儿子的大事已办,不用操心了。而在外人看来,有房有车有好工作,算半个人生赢家,就等着迎娶“白富美”了,一派走上巅峰的节奏。
可谁想到,五年后的我,放弃了编制的工作,车子留给老爸开,昨天还卖掉了房子,一切归零,重新开始了。在这座三线城市,除了家人和朋友,已无身外之物。
来香港刚开始念书的时候,发了条微博,“在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稳定,在可以稳定的年纪,却选择了漂泊;我的人生,真是一出乱码”。
五年前的自己,应该做梦也没想到,怎么会是这么一出戏。
为什么卖房?
一直想着这套精装修的房子该怎么处理,卖掉吧,肯定亏了;租掉吧,舍不得;但是又不住,就这样空着。隔几个月回家,就住几天,搞的和度假酒店一样。这套房子,如同鸡肋。
原来的资产,如今已经变成负债。
这房子如果是在北上广深,我肯定不会卖,人家涨得正欢呢。但是如果是二三线城市,已经不具备投资价值,甚至还有继续贬值的风险。如果不自己住,留着其实没多大意义。
但犹豫了一年多,为什么现在说卖就卖了呢?
因为有物质基础了,有底气了呀。后来我开始想明白了,其实房子并不能带来安全感,稳定的工作也不行;按照朋友的话说“你现在倒是潇洒,一身轻松呀”,我知道,内心确实多了一些自信,和淡定。
现在经常被问到的两个问题:
你以后不回来,就做香港人了吗?
你的房子要买在香港么,还是在上海、宁波?
我的回答一般都是 — 如果你一年能赚 200 万以上,在香港买房或者上海买房都是一样的,因为都买得起了呀。至于做香港人还是内地人,看哪里有更好的事业机会,就在哪里好了呀,现在都是“国际人”的概念了,只能说 base 在哪里,至于是哪里人,也没那么重要呀。当然,以后有小孩之类的,再慎重考虑。
《华尔街之狼》里莱昂纳多扮演的角色给员工说的那句话:I want you to deal with your problems, by becomingrich. (我希望你们通过变得富裕,来解决你们的问题。)
够世俗,够拜金,够功利,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就是现实,就是真理。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