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夏商小说《标本师》:在极端爱情中看见本质

  近日,著名作家夏商长篇新作《标本师》读书分享会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单向街店举行。该次分享会主题为“后先锋文学与小说中的极端爱情”。作家贺奕、媒体人于一爽,及近五十名读者出席了当日活动。
 
  在活动中,夏商、贺奕、于一爽三人就“后先锋文学”、“知识小说”、“类型小说”、“爱情”、“人性”及“影视改编”等话题进行了讨论,并回答读者提问。
 

 
分享会现场
 
  首先,作为“后先锋”代表作家的夏商和贺奕向读者介绍了所谓“后先锋”的历史渊源。
 
  夏商介绍说:“从八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期,出了很多作家,他们早年的小说是很具备先锋实验性的,像余华啊,苏童啊,马原啊,莫言啊,这样一批作家。然后紧跟着他们大概三、四年以后出道的这批作家呢,其实他也是写先锋小说出道,但是等到我们来写的时候,这个先锋小说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等于是该玩的,哥哥姐姐们也都已经玩过了,所以我们马上遇到一个很大的困境,就是你应该还是跟着哥哥姐姐们去搞形式主义的东西呢,还是有自己的一个新的路可以走?所以我们所说的这个‘后先锋’指的就是在‘先锋’之后的这批作家,他的这个文学创作的道路应该怎么样。”
 
  贺奕补充道:“我觉得‘后先锋’实际上就是说在‘先锋’之后,一个作家如何面对你的写作,面对‘先锋’的遗产,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开始自己的创作,这么一个态势。”
 
  在《标本师》一书的宣传过程中,书商曾以“惊悚、悬疑、爱情、推理”等亮点为本书叫卖,但在部分读者的反馈中,又出现了“我本来想把自己吓得半死,结果没有吓得半死,所以我很不满意”的一类说法。对于此,夏商认为,他最认同的还是责任编辑的一句话:《标本师》是一部“披着类型小说外衣的反类型小说”。“反类型”的例子之一,就是作者不厌其烦地在小说中植入了大量标本制作的知识。
 
  “《标本师》是十六万字的小说,如果你把标本制作的过程大概三、四万字抽调,这个小说从故事的框架来说,它也是成立的,但是你就会觉得它缺乏了很多,它的丰满性就不足了。所以我们说,在小说当中,这种知识并不是无用的。”夏商说。
 
  另有一些读者反馈,在读到这部小说里的爱情故事时,会感到比较阴暗。对于此,贺奕表示:“其实很多小说写的就是这种畸恋、甚至虐恋,包括《五十度灰》、《洛丽塔》……爱情有各种层面,柏拉图是一种层面,五十度灰是另外一种层面,通过不同的层面去揭示我们人性中幽暗的东西,让我们反观我们平凡的人生,在一种极端的状态下,看见一种本质的东西。”
 
  在谈及影视改编时,夏商说:“这个小说往哪个方向拍摄都是成立的,你可以把它写成一个耸动的虐情故事,也可以把它写成一个倾向于血腥的标本师的故事,甚至于写成一个破案的故事……这就是投资方的一个选择了。”他表示,“无论从哪个方向走,我都会把这个本子打磨得比较完美。”
 
  最后,谈到“写作的意义”,夏商说:“我们写作也不是为了挣大钱,就是为了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有些看法很具象,比方《东岸纪事》,有些看法就很抽象,比方像《标本师》。这两种视角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你可以通过这两种视角更完整地描写你所看到的这个世界。”
 
  作者夏商,著名作家,原名夏文煜,1969年12月出生于上海。著有长篇小说《东岸纪事》、《乞儿流浪记》、《裸露的亡灵》及四卷本文集《夏商自选集》。
 
  小说《标本师》借助一本遗失的日记,还原了一名标本师的爱情历程:在经历了背叛与报复、怀疑与妥协、忏悔与绝望之后,标本师将深爱的女人制成了标本。
 
  小说植入了大量解剖学知识,像一道道黑暗料理,又借助探案式的推理,还原了诡异的谋杀现场。故事布局奇崛,细节精致,每一页日记都有意外发生。在试读期间,该小说被认为创造出了一种中文小说中从未出现过的“血腥美学”,堪称“一部讲述标本制作的百科全书”,是“医科生和重口味女生的必读本”。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养老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