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篇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传》中,“范进中举”的故事算是最有笑点的一个章节。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期间,福建省泉州市高甲戏传习中心创演的新编高甲戏《范进中举》,9月15日晚在南宁剧场上演,让观众不但可以回味古典文学的精彩意境,还可欣赏到福建地方戏剧推陈出新带来的视听享受。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其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调”和民间小调,伴奏乐器以管乐、唢呐、琵琶为主,此外还配有横笛、二弦、三弦等,打击乐器及其打击方法与京剧相同。高甲戏尤以丑角见长,喜剧色彩非常浓厚,就是一个十分好玩、可乐、喜庆的剧种,特别适合《范进中举》这样的讽刺题材。
该剧的编剧陈云升是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创作专业教师,导演周杰俊是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副团长、福建省第一个戏曲导演硕士。新版的《范进中举》剧本结构上比传统高甲戏灵活,服饰、舞美、灯光更加符合青年观众的欣赏需求,因此我市观众尽管听不懂唱词,但一样看得津津有味。
每个人都有成功失败的生活经历,都会经历有起有伏、有沉有升的人生历程,而《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在半天之内经历他一生中的最高峰和最低谷,经历了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命运逆转。剧目反映出范进的心路历程和精神状态,引起观众的普遍同感和共鸣。全剧采取“三段论式”结构方法,将范进最主要的、最有戏剧性的事件和行动集中在3个版块里展示出来。全剧在人物设置上颇为用心,整台戏只有7个人物,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和行为逻辑。在情节设置上,该剧也是颇具匠心,“休婿”“卖鸡”“拜帖”等脱胎于原著的情节有了新的发挥和创造,有些地方甚至超出了原著的表达范围和层面。
看人情,看世态,看功名,看灵魂……该剧是高甲戏首次亮相绿城舞台,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范进形象,实现了创作追求与剧种特色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