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广教寺图》 1984年作 设色纸本 镜心
陆俨少先生的绘画艺术从“四王”入手,力追宋元诸家,又因入蜀八年饱览巴蜀名川,乘木筏经三峡东归观察自然景色,遍游新安、井冈、雁荡、黄山……外师造化,心物合一,印证诸法,而能师古不泥于古,在旧有的绘画程式中注入崭新的时代精神与元素,创出勾水、勾云、留白、墨块等新山水画语言,形成戛戛独造的“陆家山水”, 一变彼时画坛沉闷彷徨之气。
同时,其画学思想广博深刻,熔冶诗、书、画于一炉,成就斐然,终成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真正意义的文人画大家,也将文人画推向一座新的顶峰。与其并称“南陆北李”的李可染称其为“画到了自由王国的境界”,谢稚柳则有诗赞其绘画艺术曰:“鸥波而后开生面,简远痴翁黄鹤遒。六百年来旗鼓息,风流今是陆天游。”
从风格上看,陆俨少的山水艺术大抵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师古仿古,追朔传统,画风缜密隽秀,灵气外露;中期即七十年代后至八十年代,也是其艺术创作的巅峰时期,以写生为主,笔墨参糅南北二宗,变化多方,突显浑厚苍茫、犷放简约的个人面貌。晚期即九十年代,作品虽略显粗疏,但仍见浓墨重笔,老辣醒目。
《广教寺图》创作于甲子(1984)年,为陆俨少中期的一副佳作。画面取势五字章法中的“由”字,景物主要集中在下方,上方轻虚。先以繁密的笔墨来写古木、佛殿、云塔,点厾出层层山峦,构成葱郁幽深的大块面,再由博反简,轻写山下帆影、江岸,以独创的留白法括写浩瀚江面,分隔远近空间,又以精密长题补虚处,使整幅作品虚实相生,静泊辽阔,大有“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的气魄,笔墨生拙爽利,生动呈现出南通狼山峻拔挺秀、清流并绕的自然之美。
《陆俨少自订年谱》载:“一九六三年(癸卯)五十五岁,同浙美同学去雁荡山写生,出发前学校体检,查出右肺有空洞……友人任书博送给‘抵百粉’进口药,一服即愈……”对照此画题记:“……当壬寅癸卯之际,予患肺疾,百治罔效,书博馈予海外良药,不日而愈,后闻此药即为(启秀)居士寄与,斯亦可谓善缘矣。”可见当时的“抵百粉”,正是间接从上款人任启秀处所得的“进口药”,亦是此作得以面世的前缘所在。得病之时,陆俨少正被错划为“右派”,加之非上海中国画院正式人员,家境贫困,看病苦无着落,其他人避之唯恐不及,任氏一家雪中送炭,此情此义,时隔二十余年,陆俨少先生仍铭感不忘。任氏兄弟虔心礼佛,故在启秀居士归国之际参谒唐代名刹、大势圣菩萨道场广教寺,陆俨少绘制此幅佳作以为馈谢,感怀之情,不言自明。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