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借我悲怆的磊落
作者:庄酷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庄酷200万字作品中精选出的散文随笔集,分成四部分:“生命总有出路”“我的青春无悔”“把一切献给现在”和“站在理想生活的边缘”。全书共约30篇文章,展现了作者从残疾青年到自由作家的心灵之旅。这些作品语言凝练,自成风格,引人深思,耐人寻味,以其顽强的生命力量和卓特的文学品格感动了无数读者。
作者简介:
庄酷,1975年生于黑龙江,因先天性脑神经挫伤导致肢体残疾,言语不清。1995年考入东北农业大学,大二时担任校文学部部长,大三时出版第一本个人专集《不悔青春》。
大学毕业后在北大中文系旁听求学三年。做过家教、当过编辑、开过小店,2004年在北大校园成立“快乐者”工作室,并开始在北大、清华、国图、地坛等地签名售书。
他依靠颤抖的手写下数百万字,成书十余本,十年独力签售4万余册。创下单日售书100本,两个月卖出1800本的惊人记录。
他不但靠自己在北京买了房子,还陆续投入20万善款资助贫困儿童。其自强不息的奋斗经历曾被黑龙江电视台、报刊及各大网站专题报道。
庄酷先生现为中国报告文学网特聘首席作家,已出版《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热爱与持续性疼痛》等多部著作。其顽强的生命力量和卓特的文学品格感动了无数读者,被誉为“北大自由作家”“燕园另类精神大师”“未名湖的灵魂”。
【试读连载】
序 言
为了悲剧中的自由
廿一行
无法决定出生,逃避不了死亡,生老病死的路上,横亘层出不穷的障碍。我们皆是烦恼忧患的芸芸众生,只是遭遇障碍的时间及程度不尽相同罢了。
人生不过是在悲剧中寻觅意义或欢娱。求索意义,只为了梦得清醒;享受欢娱,又何妨醉得糊涂。追求清醒也好,难得糊涂也罢,都是沧桑人世间一种悲怆的磊落。
我于庄酷先生的文字中体味到的,正是这种磊落及悲怆。虽然他一出生就比平常人遭遇了更大的障碍,但是他却以非凡的勇气、超常的意志,在光明的召唤与黑暗的诱惑之间,执著地践行生命的自由。
人们总是向往光明,又被黑暗诱惑,在光明与黑暗之间辗转徘徊、沉沦迷茫。然而,过分地追求光明或迷恋黑暗都会让我们变得狭隘和偏执。因为真正的人性恰恰处在光明与黑暗的两极之间。
阅读庄酷先生的文章,你既会为他追求崇高善美、坚韧不拔的品质而动容,也将为他直面黑色欲望、率性洒脱的勇气而惊诧。正是在这种复杂和矛盾中,才凸显出一位尊重生命、热爱自由者真诚、完整、特立的灵魂。
海德格尔有一个著名的语汇叫作“被抛状态”。人仿佛被突如其来地抛入这个尘世,带着重重障碍强加于身的有限性,在终有一死的逼迫中谋划自己存在的可能性。我们生命的可能性,实在是一种悲剧中贫乏又宝贵的自由。
为了享受那份来之不易的自由,我们应该对这个世界一面保持精神游牧的距离,一面筑造诗意栖居的亲密。庄酷先生对我的精神游牧与诗意栖居说欢欣鼓舞地表示认同。恐怕这也是他愿意把我引为知己的原因吧。
在我们忧患实多的生命之途,前半生的烦恼主要来自生存焦虑和老之感伤,后半生的困扰更多源于病之苦痛与死亡恐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生命旅程。然而有的人却刚一出生就不幸地陷入了巨大的病苦之中。
在别人的生命从春天走向冬天,从绿洲走向沙漠之时,他们的生命却从一开始就被抛入了无边的沙漠之中。他们必须像一只负重和忍耐能力极强的骆驼,勇敢地在沙漠中前行,寻找清泉、绿洲和希望。
我的朋友庄酷先生就是这样一只令人肃然起敬的“骆驼”。因为出生时难产导致的脑神经挫伤,他一生下来就缺乏协调肢体和语言的能力。但是他却以惊人的毅力考上大学,用颤抖的双手创作了数百万字,出了十几本书,并克服语言障碍在北大及清华独力售书超过40000册。
庄酷先生自救的同时也在助人。他不但靠自己挣钱在北京买了房子,九年时间还陆续投入21万善款资助孤残儿童、弱势族群及潦倒青年。其自强不息的经历被媒体专题报道,其顽强的生命力量和卓特的文学品格感动了无数读者,被誉为“未名湖的灵魂”、北大校园里的文化符号。
或早或晚地,人生总有片沙漠要独自走过。当我们这些终有一死的过客越来越深刻地经验到生命的悲剧性,我们是否能够像庄酷一样清醒地直面人生,醉心地拥抱生活?
设身处地地来换位思考,你恐怕就不敢对这样一位真正的强者侈谈同情和理解。面对庄酷先生,我们只有汗颜和由衷的敬佩。这位年过四十却初心不悔、执拗如少年的作家,值得人们去倾听、学习和爱戴。
人生苦短,愿这本书带给你力量和感动,带给你警醒和新生,带给你悲怆的磊落。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