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的工作很忙,祥祥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现在祥祥已经4岁了,在上幼儿园中班。每天晚上,祥祥都会和奶奶睡在一起。奶奶想让祥祥一个人睡,但又担心他一个人睡,夜里会踢被子而感冒。犹豫再三,奶奶准备和祥祥商量一下:“宝贝,你都这么大了,试着一个人睡觉好不好?”祥祥满脸犹豫,最后,他还是答应了。晚上,奶奶为祥祥收拾好了房间和床铺,让他自己脱鞋上床。然后,奶奶替他盖好被子,关上灯,就走出去了。半夜里,奶奶在睡梦中听到了祥祥的哭声。奶奶赶紧披上衣服起床,来到祥祥的房间,打开灯一看,祥祥正坐在地上掉眼泪呢。原来,祥祥从床上摔了下来,幸亏没磕碰着。
第二天,奶奶说什么也不忍心让祥祥一个人睡觉了。独睡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可以让孩子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防止孩子形成依赖的性格。孩子习惯独睡后,会逐渐把自己当成独立的、可以脱离他人的个体。在他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在没有他人协助的情况下,能够做很多事情,如自己和自己玩耍、说话等。
3~5岁是培养孩子独睡的最佳年龄,爷爷奶奶要依孩子的个性差异,视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培养孩子独睡的好习惯,爷爷奶奶要注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气氛,睡前不要对孩子发脾气,也不要谈论令孩子不愉快的话题;爷爷奶奶不要急于求成,马上要求孩子独睡成功,要配合孩子的反应,让他逐渐适应,这样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独睡;当孩子独睡时,爷爷奶奶不能放任不管,夜里常去照料孩子,看看他有没有踢被子,睡姿是否正确等;早晨起床时,爷爷奶奶要及时说些鼓励的话,比如“宝贝太棒了,我喜欢能自己睡觉的孩子”。这样,能够强化孩子的独立心理和行为,让孩子更爱独睡。总之,爷爷奶奶千万不要太溺爱孩子,要下定决心,坚持让他一个人睡,只有持之以恒,才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独睡习惯。
1.循序渐进,从“独床”到“独睡”。
孩子比较大了还不肯独睡,爷爷奶奶可以先让孩子和自己在同一个房间里,但是是在他自己的小床上睡觉。等到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较强,晚上睡得比较安稳时,再让孩子到单独的卧室里睡。磊磊3岁了,还和奶奶睡在一张床上。奶奶想让磊磊一个人睡,就买了一张小床,把他的小床紧挨着自己的床边放置,这样,也便于照料他。
可是,磊磊却并不“买账”,他仍然想和奶奶睡在一起。奶奶得知,邻居家的辰辰是一个人睡的。于是,奶奶带磊磊去辰辰家串门,有意识地当着磊磊的面问辰辰跟谁睡。当辰辰说是自己睡的时候,奶奶夸奖他:“你真行!一个人睡一张床,像个大孩子了。”然后,奶奶征得辰辰的同意,和磊磊一起参观了辰辰的小床。奶奶一边看一边夸奖:“哇,这床好漂亮!玩具真可爱!……”磊磊露出了羡慕的眼神。回到家,奶奶就趁热打铁,鼓励磊磊单独睡在一张床上。
当天晚上,磊磊就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觉了。过了一段时间,奶奶让磊磊到他自己的房间睡觉。磊磊疑惑地问:“奶奶,你不要我了?”奶奶告诉他:“当然不是。去自己的房间睡觉说明你已经长大了,勇敢的孩子都愿意一个人睡。”在奶奶不断的激励下,磊磊鼓足勇气,一个人去自己的房间睡觉了。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采用从“独床”再到“独睡”的方式,可以循序渐进地让孩子适应一个人睡觉。
2.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培养孩子独睡的习惯,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爷爷奶奶首先要给孩子布置一个他喜欢的房间,最好把它装点成色彩斑谰的“儿童乐园”。
萍萍已经4岁半了,奶奶想让她一个人睡觉。这天,奶奶把萍萍的房间收拾干净后,从商场买了一张新的儿童床。奶奶给萍萍的小床铺上了舒适的被褥和卡通的床单,挂了一些卡通小动物,还把萍萍平时喜欢的玩具摆在了床边。墙壁上贴了一些萍萍的照片和她喜欢的“喜羊羊”。萍萍从幼儿园回到家后,看到自己的房间布置得这么漂亮,特别高兴。她见到床单后,惊喜地说:“呀,月亮船床单!”奶奶对她说:“对呀,宝贝,晚上你就可以在月亮船上睡觉了。”萍萍兴奋得一骨碌爬到了床上,盖好被子,假装睡觉。奶奶问她:“你喜不喜欢这个小床呀?”“喜欢!”萍萍不假思索地回答。“那你从今以后就一个人在这个床上睡,好不好?”萍萍想了想,答应了。
晚上,在奶奶的鼓励下,萍萍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奶奶指着床边的玩具告诉她:“宝贝,这些玩具都是你的保护神,它们会陪伴着你睡觉的。”就这样,萍萍很顺利地开始一个人睡觉了。另外,爷爷奶奶还应注意:孩子的被褥不要太软,透气性不能太差,枕头也不要过于柔软,以免把脸埋在枕头里造成呼吸困难;室内温度最好在20℃左右,并要保证空气流通;入睡前应将灯光调暗,待孩子睡着后再关灯。
3.睡前音乐加“晚安”,让孩子拥有安全感让孩子学着独睡的最初阶段,爷爷奶奶要在孩子睡前多陪他一会儿,除了做一些常规的睡前准备工作外,也可以给孩子讲些故事,放一段轻松、优美的音乐。然后,平静地和孩子互道晚安。这样,会使孩子的心情放松,始终拥有安全感,慢慢进入梦乡。
以前,如果让4岁的艳艳去自己的房间上床睡觉是件很难的事情,总要费尽周折。为此,奶奶感到很烦恼。一天晚上,奶奶让艳艳刷牙、洗脸、上厕所,然后,要求她脱掉衣服去睡觉。可是,艳艳说自己还没玩够呢,不想睡。奶奶看了看表,告诉艳艳:“宝贝,已经9点半了,应该睡觉了。”然而,艳艳根本不听,就是不去睡。奶奶灵机一动,想到轻音乐有利于舒缓艳艳兴奋的神经。于是,奶奶打开音响,播放了一首莫扎特摇篮曲。
这一招果然很奏效,喜欢音乐的艳艳被吸引了。听了一会儿音乐,艳艳就感觉到困了,嚷嚷着要去睡觉。等艳艳上床后,奶奶微笑着轻轻地拍拍她说:“晚安”。艳艳也礼貌地朝奶奶摆摆手,说:“晚安。”接着,奶奶就和艳艳一起,向床边的玩具、故事书等说“晚安”。案例中的奶奶在和孩子讲道理行不通时,巧妙地利用了轻音乐有利于睡眠这一特点,不仅达到了目的,孩子也非常开心。说“晚安”这个睡前仪式能让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样,孩子一个人就会很容易入睡。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