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萱从出生那天起,就成了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带她出门时,连别人抱抱都不放心,生怕摔了她;不论是在家还是外出,爷爷奶奶总是叮嘱她这里脏那里不要摸,因为有灰尘、有病菌;小萱3岁的时候还没有进过超市、游乐场等公共场所,因为爷爷奶奶怕孩子感染疾病;小萱能接触到的孩子仅限于院子里的几个,平时她听到的最多的话莫过于“不要做这个”、“不要碰那个”、“爷爷奶奶来帮你”。
现在,小萱已经6岁,就要进入小学了,按理说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可是她却总是一副躲躲闪闪、扭扭捏捏的样子,见人就躲到爷爷奶奶身后,玩耍要人陪,阅读要人陪,做事总是畏首畏尾,不敢尝试新鲜事物。小萱的爸爸妈妈向爷爷奶奶抱怨:“别老把孩子圈在你们的翅膀下面,该锻炼锻炼了!”爷爷奶奶却说:“我们小萱怎么了?这不挺好的,女孩子不都是这样吗?非得出去闯祸变成假小子你们才开心啊!”
小萱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扭捏和羞涩已经不单单是女孩特征能够解释的,而是长期被“圈养”在小天地中,“圈养”在爷爷奶奶的视线中,不知如何面对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表现。
如今,小萱身上出现的问题在整个社会都很普遍,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比例更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首先,它来源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的爱。正是因为爱才舍不得让孩子自己动手,事事代劳。祖辈的爱没有错,但是方式有问题。其次,老人不敢对孩子放手还有另一个方面的原因,那就是祖辈肩负着保护孩子的责任,如果孩子在自己的照看下出现问题或者意外,无法向儿女交代。最后,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体不比当年,而孩子的活动能力却日益增强,如果让孩子出去跑,老人无法随时保护。
担心孩子去公共场所感染疾病、担心孩子出去跑跳会摔伤、担心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染上“坏”习惯、担心孩子自己出门会上当受骗甚至被拐卖……这些理由看上去都是不可抗拒的,正是因为这种种担心以及对孩子的爱,不少老人认为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把孩子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24小时监护,这样才能防止孩子出现问题和意外。但是这样做的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将来长大之后走入社会,常常会缺乏自信和勇气,也不懂得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同时,由于缺少经验,孩子自己面对社会的时候更容易被骗。
对孩子来说,“放养”是必要的,能够让孩子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使他的心智更快成长。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老人们可以在出门之前为孩子打好预防针,叮嘱他哪些行为是危险的,最好不要做,否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会很着急、很伤心。再有,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对他进行一些安全教育,而不应该等他长大之后再一股脑地进行灌输。如果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孩子一起到外面活动,为了防止自己体力跟不上,可以和小区里面其他老人一起出去,在孩子们做游戏的时候,轮流照看他们的安全。
“孙子”兵法
1. 隔代教育的家庭中更容易出现“圈养”问题。隔代家长要知道,让孩子多多接触外界对他们的成长好处很多,千万不要因噎废食,以保护孩子的名义耽误孩子。
2.“放养”不等于放任,老人们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逐渐灌输一些安全知识,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如果孩子幼小,可以与社区内其他的老人们约好,让孩子们一起玩,祖辈则轮流照顾孩子。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