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望子成龙”是现代家长普遍的心愿,不过,这种心愿虽然美好,但如果教育的方法不恰当,那么孩子成“龙”的愿望就会成空。试想,现代的孩子在大人的极力宠爱之下,好几岁了,连自己的饮食起居都不会打理,因为早有人把生活所需的一切事情都给包办了,特别是那些在祖辈庇护下长大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往往更差,什么事都靠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去做,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你又怎么能指望他成龙成凤呢?
在小时候,祖辈通常习惯于包办孩子生活上的一切事情,这样也会使孩子逐渐怠懒了自己的手脚。比如,当孩子自己学吃饭时,大人总是担心孩子弄得一塌糊涂,或怕孩子吃不好饭菜凉了,就一口一口地喂;当孩子蹒跚着上下楼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们又总担心孩子会摔倒,于是就会抱着孩子上下楼梯等等,这种种做法使得孩子的手脚得不到充分的运动,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动作发展缓慢。而且在大人一味地代办之下,孩子的大脑也用不着独立思考,并且会产生对大人的依赖,于是独立生活能力就会很差。
亮亮现在四岁半了,他可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整天被两位老人宝贝得不得了。瞧,每天吃饭时,亮亮总会说:“奶奶我饿了,快给我喂饭吃。”每天睡觉的时候,亮亮又会说:“奶奶,帮我脱了衣服。”“奶奶帮我洗洗手”,“奶奶帮我穿上鞋”,“奶奶帮我把香蕉皮剥了”……总之,不管是生活中的什么事情,亮亮总要在奶奶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而且,更让人费解的是每次到外面去玩,只要奶奶在身边,亮亮总是走不了几步就说累,非缠着奶奶抱着他。这天去公园玩,离开家门刚走了几步,亮亮就赖着不走了,非要奶奶抱才行。于是奶奶只好像往常一样抱着他,等逛完公园,却把奶奶给累坏了。
一天放学时,幼儿园的阿姨要求孩子明天都自带手绢到学校来。但是,第二天到了幼儿园里,亮亮却忘记带手绢了。当阿姨检查小朋友带的手绢时,亮亮居然理直气壮地说:“阿姨,这事不怪我,都是我奶奶太糊涂了,忘了让我带手绢。”“呵呵,是吗?原来是奶奶忘了让你带手绢,而不是你自己给忘了啊。”幼儿园阿姨哭笑不得地说。这孩子丝毫没有意识到忘带手绢是自己的事,还怪到了奶奶的头上。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立意识和自我服务的技能,才能保证良好的生存与发展。但是,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是要从小加以培养和鼓励的。所以,平时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都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像上文中的亮亮,平时什么事情都让奶奶替自己去做,就连自己忘了带手绢还怪罪奶奶,从没想到是自己的不对。所以,爷爷奶奶如果想锻炼孩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一定要多让孩子“自己来”,让他们自己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在不断地磨炼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孩子长大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很重要,但同时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也很重要,因为责任感能使孩子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因此培养孩子,爷爷奶奶要从小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说“我自己来”。平时要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多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吃饭时,让孩子自己学拿筷子夹菜;起床时,让孩子自己学穿衣、学系鞋带;上幼儿园后,让孩子整理自己的书本文具等。总之,对孩子的期望越大,就越要趁早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的能力,让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事实上,孩子是有很强的模仿欲与模仿能力的,当他们看到大人做事时,也常常想去帮忙。比如,看到爷爷推车子,自己也想去推一推;看到奶奶洗碗,自己也想试着去洗。可是,由于爷爷奶奶总是宠着,怕他们受伤了或累坏了,什么都不肯让孩子做,那么孩子就会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不愿做了。因此,爷爷奶奶代办的结果有几点明显的副作用:孩子提高生活能力的机会失去了;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剥夺了孩子求知的欲望;剥夺了孩子意志力锻炼的机会。因此,明智的祖辈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保持一点爱的距离,放开手让孩子自己来。
技巧1学习自我服务,支持孩子“自己来”
自我服务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因此让孩子学会洗手、洗脸、刷牙、洗脚、剪指甲等,孩子才可以照料好自己的生活。此外,作为学前班的孩子,还要能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学会削铅笔、包书皮等,从而对自己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整理和保管。
六岁的月月还不会自己穿衣服。每天早晨上学时,妈妈都要自己早早地起来为月月穿衣服,给她梳洗打扮好,才能送她去上学。最近姥姥从老家过来了,看到月月还不会自己穿衣服,就对月月的妈妈说:“六岁的孩子应该自己学会穿衣服了,从明天开始每天早晨我来给月月穿衣服,保证这孩子几天就能学会自己穿。”
聪明的姥姥便把幼儿穿、脱衣服的方法编成了生动的儿歌,每当给月月穿衣服的时候就唱:“抓领子,盖房子,小兔子钻笼子,左钻钻,右钻钻,吱哟吱哟上房子。”月月听了非常高兴,就如一只机灵的小兔子,左钻钻,右钻钻,乐呵呵地学会了穿衣服。
之前,月月经常说的“妈妈,我不会穿衣服”再也听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妈妈我自己穿上了”“爸爸你看我穿得好吗?”就这样在姥姥的鼓励之下,月月学会了自己穿衣服,并且渐渐地穿得越来越整齐,从此以后越来越自立了。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爱劳动的品质,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因为这是孩子可以良好生存的基础。
一般来说,一岁的孩子吃饭时要自己来,即可满足他要求,不要怕他把饭洒到桌上;两岁左右的孩子要自己洗手洗脸,自己爬楼梯、穿脱鞋子等等都要扶持他。总之,凡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必须支持他自己做,并且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自己来”的范围。只有这样才可以锻炼孩子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并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虽小,但一些简单的家务事,如饭前摆放碗筷、擦桌椅、扫地、倒垃圾等,也能够完成,因此爷爷奶奶一定要坚持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切莫代劳,这样,孩子才能渐渐地自立。
技巧2耐心启发和鼓励,促使孩子自立
一般来说,小孩子都很会“察颜观色”,会在大人高兴的时候耍赖皮。尤其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面前最拿手,碰到自己不愿干的事情,撒几个娇,耍耍赖,老人往往就会心软而屈服于孩子的要求,为孩子代劳了。对此,聪明的老人,一定要“明察秋毫”,掌握好分寸,对于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尽量不要代劳。可以进行适当地鼓励,督促孩子自己去做,从而让孩子不自觉地受到刺激,积极地去独立完成。比如“我家小强最能干,一定会做得很好”或“爷爷相信你一定能做好”,“我知道你一定不会被这点小事难倒”等。
另外,对于那些孩子无意识要去做的事情,可以采取启发的方法,提醒孩子自己动手做。比如,早上起床的时候,可以跟孩子说:“王奶奶说,他们家小明每天起床后都会自己将被子叠好,你会吗?我想你一定不比小明做的差。”这样,孩子往往会很愉悦地接受你的建议而自己动手学叠被子。
通常,孩子由于年龄小,能力差,在尝试“自己来”时,往往会将事情搞得一塌糊涂,这时切不可苛求斥责,否则会导致孩子产生胆怯、消极与自卑的心理。因此,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一定要耐心指导,做好示范,教会孩子最基本的技能,从而使孩子获得足够的自信心。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