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戏曲艺术善于选择恰当的“节骨点”将人物冲突的几方同置于法堂之上让其充分表演,将他们的灵魂彻底明确地“亮”出来加以对比,吸引台下观众一起评判,这就让人们有“戏”可看了。
《凤冠梦》就是这样一出耐人寻味的好戏。在第六场“一讼”中安排了公堂判审的戏,而且是“小官审大官”,将诉讼双方带上堂来审问。一方是吏部侍郎李元顺金殿击鼓状告新科状元沈少卿赖婚另娶欺君逆旨,同行的是李夫人和李元顺之女李月娥,另一方则是被告御史大人的公子沈少卿,还有老渔民李公泊和公泊之女春娘(大名也叫李月娥)。
这是圣上御笔亲批的案子,交应天府“老爷”吴乙九审理明断。这吏部侍郎的李月娥确实曾被沈少卿聘定过婚约,但因沈公子之父沈亲翁因劾奏严相国父子为非作恶而被皇上当殿革了职并交三法司查办,其子沈少卿逃命中却被李姓渔民父女搭救,沈公子躲过灾难十分感恩与春娘相好,“宦门闺阁心多变,猛醒真情在人间!”而李元顺遂即攀附严府,严嵩又想扩充自己的势力,两家立马乘势结为“秦晋之好”,其女李月娥越发做了“凤冠梦”。谁知,刑部尚书邹应龙前往严嵩原籍查访,严相国“条条罪状皆确凿”,沈御史便又无罪出狱了,且官升通政参议兼代相国,而沈公子又考取了新科状元。如此官场变故,李元顺李夫人李月娥又找上沈府,遭拒,遂金殿击鼓状告沈少卿“赖婚另娶”欺君之罪。
应天府老爷虽然官小“威风没人听”,但还是颇有心机的,既然涉及到李、沈两家婚姻问题,那就要问个明白“你爱他什么?”李月娥答:“我爱公公是大官,我爱他是新状元。我爱敕封与诰命,我爱霞帔与凤冠。我爱他荣华福贵显,一生享福多喜欢。”而春娘这样回答:“大人请听!我爱他为人诚实心良善,我爱他苦中奋读意志坚。我爱他不嫌渔家门低贱,我爱他不攀皇亲回江边。我不贪敕封与诰命,我不争霞帔和凤冠。我只求沈郎早回春江岸,我与他风雨同舟夫唱妇随到百年!”
这一问一答,两相较比,灵魂出窍,便豁然开朗,面对大官临堂,这小官老爷便来了主意:侍郎千金李月娥!本府成全于你,就将凤冠霞帔敕封诰命夫人,判你所得!李元顺大喜。渔女李月娥!本府也随你所愿,判你与沈少卿结为夫妻,回家完婚去吧!“谢大人!”春娘、李公泊、沈少卿皆欢喜,李元顺一家大为错愕!戏演到此处,观众们会心地笑了,剧场气氛盈然。这就是“戏”,“戏”之使然。
实际上,戏剧就是让观众在剧场里随着剧情变化产生“幻。
觉”随之产生“快感”的审美过程。作为戏曲的《凤冠梦》虽然将几方人物均放在命运不测的冲突变故中,且置于法堂关口之上展开最后的博弈,加之贯注了喜剧性讥讽手法,是故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全剧关于“凤冠梦”的最终诠释,对于封建时代官场的腐朽与多变,对于世上各类人物所追逐的生活理想也揭示得淋漓尽致,中国的戏曲艺术就是具有高明的“高台教化”功能,戏演到这里也就进入到高潮之中,给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审美体验。
有细心观众却发现,于其说李元顺的女儿李月娥心心念念梦寐以求凤冠霞帔,倒不如说其父才是幕前幕后缔造“凤冠梦”真正的推手。吏部郎中李元顺才是全剧的一号人物,其女其妻只是浮在表面的“幡示儿”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有其父必有其子”,李月娥并非天生就想的是荣华福贵,一生下来就会做“凤冠梦”的,她到了这般年岁有这种追求意识全在其父其家庭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她在这样的环境里是绝对不可能像春娘有那样明彻自由的愿景的。李月娥到了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若说谁才是“罪魅祸首”,那就是李元顺及其所奉行的封建礼教。
你看,戏在前面就交待了,李元顺原是七品知县,因酒后骂了严相国一句,沈御史觉得李元顺是“志义有识之士”,才保荐其进京任为五品吏部郎中,致使女儿李月娥认为“奴有福命爹有眼”,连丫环都说“小姐梦里笑声甜!”骂一句竟升二品,何不让爹爹多骂几句,再升正品,做它一个一品大官,只盼将来沈公子高中;昨夜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头戴凤冠,身穿霞帔……李母忙说,真是个好兆头!岂料李元顺回家来,披露圣上下旨,凡属沈家亲朋戚友,皆须下三法司待审,“若能保住为父前程,我儿何愁没有如意郎君!”就这样逼得沈公子在退婚书上签了字画下日期。这一“惊变”情节把双方做人的底线和价值观念昭然揭出,故事发展与沈少卿的命运走向陡然成为全剧的总悬念,导引观众快往下看。
严府得势不日就来下聘,而李元顺家赶忙张灯结彩迎接贵客,正所谓“荣华富贵乐无尽,爹爹妙手扭乾坤”。就在这时,竟又传来严家遭贬、沈家复起的消息。李元顺懊悔万分,“过河上错了船”,忙要将“沈姑爷”请进府来。在这般宦海沉浮中尽做美梦好事的李元顺一家人真让观众哭笑不得忍俊不禁寻思不尽,又为春娘、泊公、沈少卿的正直良善和真情真爱所感动。小官吴乙九在“一讼”中耍滑头将沈状元和凤冠霞帔分而判给沈、李两家,看似荒唐可笑,实则让李元顺的顽症痼疾再度显露,接着又出现了“二讼”“再讼”的情节来,但终归因退婚书上的白纸黑字宣告彻底败诉。这个利欲熏心、逼婚赖婚、诬告状元、欺君罔上的李元顺被革了职。“凤冠梦,凤冠梦,贪图权贵到头空。人间唯有真善美,千秋万代记心中”,这就是全剧主旨!
《凤冠梦》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都是上乘的,因而秦腔、评剧、枣梆戏、潮剧、台湾歌仔剧等地方戏剧种都在长期上演并成为各自凸显风格的保留剧目。1984年,甘肃将该剧移植成陇剧上演至今。在今年年底全省惠民演出中依然受到兰州观众青睐,也依然成为省陇剧院上山下乡巡演中多被群众“点戏”的主要剧目之一。而饰演李元顺的演员是该院中年演员赵希顺,他最大的特点是能把握准确吏部侍郎的言行实质,在关键节点能充分展现人物性格特征及环境骤变时的行为驱动力,显现出他才是策划“凤冠梦”引领女儿迷逐的强力推手,而使此剧又具有耐人寻味的批判性。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