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发现,一些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原因,无法跟上时代节奏,并未能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我倒是想用智能手机,但是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女儿给买了也不会用。”家在山东济宁的王大妈至今用的手机仍是一款联想的老年机,王大妈告诉记者,她也听说过淘宝,但是自己不会上网,又不会用智能手机,网购就想都别想了。
一次买电费的经历让王大妈感受到自己与“互联网+”的距离。一天,王大妈拿着电卡对女儿说,你看现在买电多方便,也不用跟以前似的有人来抄电表了,拿个卡就能买点。没曾想女儿一句话让王大妈意识到自己的“落伍”——“现在买电都用微信了,卡都不用,手机就能搞定。”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7月份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15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6.68 亿,其中50~59岁年龄段的比例为4.3%,60岁及以上的比例为2.4%。
同一机构于2014年8月份发布《2013-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 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 亿,其中50~59岁年龄段的比例为4.0%,60岁及以上的比例仅为1.4%。
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则显示,在2013年,50岁以上年龄段占我国人口比重则为27.4%。而民政部2015年6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
事实上,诸如淘宝购物、微信买电、网上购票这种典型的“互联网+”服务对中老年人来说门槛并不低。许多中老年人即使勉强学会了怎么上网、怎么使用智能手机、怎么微信聊天,想进一步通过微信缴费、购物难度仍然不小。
家住天津南开区的赵大爷虽然在儿子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微信,但微信对他来说,也仅仅只是多了一个跟孩子、朋友聊天的工具。“只会用微信聊天,朋友圈是会看不会发,其他的更别说了。”赵大爷如是说。
“互联网+”时代中老年人的缺席,部分原因在于,目前网络科技产品大多将目光集中在年轻人群体上,忽视了中老年人的使用需求。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生导师宋健教授表示,这与现在的中老年人大多数在青少年学习时期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和网络有关,有关方面应当为中老年人学习互联网提供平台,例如借助社区、老年大学等。
也有中老年人反映,如今一些与百姓生活关联较近的事项,很多都以网上办理为主,人工办理点过少,“能不能保留一些人工渠道,方便我们中老年人呢?”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