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互联网+”更应是中老年的“幸福网+”

来源:成都文明网|2016-10-17|
  从电脑屏幕上找到老年人喜爱的商品,扫描二维码就能生成一张电子订单;通过先进的可穿戴设备,对自己和老伴儿的身体状况进行数据化跟踪和健康管理;根据老年夫妇和儿女的需要,可定制个性化的家政服务……今年初,一家名为“幸福9号”的老年迪斯尼乐园在上海宝山区的入驻,改变了詹连生、曹桂香夫妇两人退休初期无处消遣的老年生活。在专业养老服务人员的指导下,他们在享受理疗按摩、健康咨询、读书下棋这些传统老年活动之余,也开始享受互联网浪潮带来的新型老年生活方式的转变。
 
  虽然这些年,我们的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关爱“空巢”老人上进行了许多有效探索和多方努力,但是随着子女们工作紧张程度和压力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老人家庭处于一种“空巢”状态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社区、养老机构如何探索一种更适合老人生活的养老方式,满足他们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精神需求,是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日渐突出,截至2014年底,中国老龄人口已达近2.12亿,占总人口的15.5%,预计到2055年,这个比例将达到35%,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然而,电话、短信、微信、社交网络,这些都不是直接养老“生产力”。但是互联网可以和生产、流通、消费、养老等过程结合起来,深入社会生产各领域,形成“互联网+”的新经济模式,同样是信息时代注入了社会养老的核心生产力。“互联网+”的养老发展模式,如果充分调动和利用起来了,才能真正为广大银发世界带来便捷有效的“幸福网+”。  
 

 
  “互联网+”通过大数据对中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进行挖掘,线上线下互动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养老服务的做法,正是养老产业对李克强总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有益探索。就如这次在上海举办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上举行的社会养老服务模式研讨,该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作用设计,集网上商城、居家养老服务店、老人乐园三大平台为一体的居家养老互联网模式,不仅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认可,更让先期尝试的老人一家充分享受到了社会养老发展的新前景、新福利。  
 
  社会养老如何更加与时俱进,同样需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资源。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养老服务不能仅停留在建造四周围墙的养老院层面,要让高科技充分加入到社会养老的行列中去,我们要从物质、精神双文明的层面出发,通过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为老年人建造一个“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学”的乐园。这不应是“幸福9号”的创始人王振的独家创意,更应该是各级政府机构和全体公民都该考虑的创新问题。只有将“互联网+”福利同样带给银发世界,才能有效彰显社会刚性文明发展和社会柔性文明力量。  
 
  我们只有真正在契合中国老龄人口的自身特点,在实践创新社会养老服务模式上进行有效拓展,动员社会力量发展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的“互联网+”养老服务探索,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先进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把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当成综合性创新的又一个平台。这种发展模式不仅能带动老年人消费,更能激活社会养老服务业市场,减轻居家养老过去单纯依靠政府的做法,通过资本运营把市场机制引入养老服务中,那么才是“互联网+”带给银发世界的真正“幸福网+”。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养老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