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网络时代的中老年:她们的世界,我们愿意懂吗?

  黄俊雄老爷子在今年迎来了自己的第6 个本命年,像许多这个年龄的老人家一样,他每天的生活是从一早的遛弯儿买菜开始的。
 
  但是今年的遛弯稍稍不同往年,儿子给自己买了个智能穿戴设备,能实时记录步数、睡眠、心率等等,每天运动了多少、睡的好不好,都会通过设备上的小小终端传送给儿子,有时候犯懒没遛弯儿,或者活动的明显少于平常,儿子儿媳的电话就过来了。
 
  老爷子还是个民乐爱好者,主攻二胡。过去只跟附近的老伙计们玩,现在微信联系方便了,想约四九城内外各种民乐班子切磋技艺,拉个群很快就能搞定。
 
  他还会用手机看二胡教学视频,还会把自己的表演视频发到网上。
 
  对于这代“党让干啥就干啥” 的老人来说,似乎和智能生活、互联网+这些年轻人嘴里的时髦词汇,一直保持着“白天不懂夜的黑” 的疏离关系。
 
  但如黄老爷子一样,网络时代对旧时生活习惯的改造总是悄无声息,在创业者们一边将老年人市场视为蓝海、一边又公认这是最难啃一块骨头的大背景下,了解下老头儿老太太的生活情景和消费心理,对习惯将目光聚焦在80 后、90 后、00 后的创业者们,或者可以更全面的了解互联网时代的用户群像。
 
  中老年人“触网”
 
  数据上,中老年群体的触网率并不乐观。
 
  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的第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49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但报告同时显示,在中国,60 岁及以上的网民比例仅为2.4%,虽然较2011年的0.7%有较大增幅,但是整体比例仍然很低。
 
  在公共舆论空间,老年人则通常以负面形象出现,随后搜几则新闻,“老人倒地好心人相助反被讹”,或者是“公交车上因为对方不让座掌掴少女”,又或者是“空巢夫妇先后死于家中事隔几月才被发现”。
 
  总之,人们习惯将衰老等同于落伍和缓慢,公众视野里的老年人,孤独、刻薄、蛮横,带着旧时代的顽固气息,似乎一直被归为这美丽新世界的暗面。
 
  事实真是这样吗?数据与偏见下的中老年群体,真的是互联网时代的边缘人吗?
 
  胡奶奶退休前是北京儿童医院的内科医生,今年85 岁,网龄已超过10年。一双儿女都在国外,起初学习上网,胡奶奶是想通过网络寄托自己远隔重洋的思念。
 
  孩子们不在身边,最初学习使用电脑只能依靠家里来作客的年轻人们。现在回想起来,“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胡奶奶感慨科技的进步,如今,她能熟练地使用FaceTime 或者微信中的视频通话功能。腿脚慢慢开始不利索,她也通过微信和老朋友们保持联系。
 
  胡奶奶开玩笑说要趁着能联系多联系,因为“老伙伴们越来越少”。老年人有着和年轻人截然不同的时间轴线,社交工具的普及以及功能的便捷。对老年人来说,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他们对时间的观感。
 
  中老年人没有求知欲?NO!
 
  67 岁的张阿姨则仍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小学生”,她用的是儿子淘汰下来的三星手机,但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只拿手机接打电话,别的功能一概不会用。
 
  她见晚辈们都对着手机聊微信,让儿子教,但像大部分对父母缺乏耐心的子女一样,儿子摆摆手跟她说“这玩意儿复杂着呢,还可能骗人,你学不会的。”
 
  张阿姨所在的社区正好是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二毛照护” 的首个线下门店所在地,去年八九月份,二毛组织社区的老人学习微信,张阿姨早早就报了名。
 
  活动是纯公益性的,往往一进行就是一下午,张阿姨都好奇此前从未谋面的年轻人们哪来的那么强大的耐心,而这耐心,自己的孩子们都没有。
 
  几次课下来,张阿姨打破了儿子对自己的判断,虽然不像年轻人玩的那么溜,但基本的使用已经没问题。10 岁的孙女原本觉得这个奶奶有点落伍,也在也会凑过来玩她的手机。
 
  张阿姨说,老年人都很有求知欲,时代发展太快,老年人学东西慢,但没有人自愿被时代落下。
 
  10年中,胡奶奶自学了PPT 的制作,会学用PhotoShop 修图,现在她还能自己制作gif 格式的图片。最近刚把外孙女的照片整理出来,给16 岁的她做了个成长相册。
 

 
  惠不及老者
 
  感叹神奇的同时,张阿姨也有老年群体被边缘化的苦恼。
 
  过去一年,她多次产生过“被抛弃” 的感觉。比如去买菜买水果,店里竖一块牌子,微信或支付宝支付五折,张阿姨问店员自己怎么能买五折的蔬菜水果,店员忙着店里事,甩下一句“回家让孩子教教您” 就继续忙去了。
 
  超市里卖五常大米平常都是41 块9 一袋,下载App 就有半价优惠,看得见的实惠,却摸不着,这让张阿姨异常地苦恼。
 
  胡奶奶也有体会,原本在马路上打车,招手就有车停下,但是去年春节后开始,常常在路上等了半个钟头也不见车停下,有时候明明出租车“空车” 的牌子竖着,但仍旧一脚油门就开过去了。
 
  有时候好不容易有车停下,司机摇下车窗说,“老太太,我的车已经有人下订单了,对不住”。后来跟年轻人聊天,胡奶奶才知道打车软件的存在,而且用手机下单的话,“手机软件还会倒贴给你钱。”
 
  经历过物资紧缺的年代,即使吃喝不愁,老年人仍是对价格最敏感的群体,但科技进步的甜头儿,似乎有意无意中把老年人排除在外了。
 
  这让胡奶奶感觉委屈,电视里都说爱老敬老,但是互联网时代似乎大家都不怎么在意这件事儿,“记者小朋友,你们要多呼吁呼吁,政府也该多重视下老年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房曾在接受采访时呼吁,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包括中老年人在内的所有公民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但中老年人接受新事物能力有限是客观现实,所以,技术的发展需要兼顾到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旧习惯VS 新方法,中老年人的网上消费
 
  学会使用微信后,张阿姨发现手机屏幕后藏着那么丰富的一个世界。
 
  除了聊天,她还会阅读朋友们分享的文章,无意中增加了许多新知识。最近还有朋友推荐给她网上订餐,关注一个公共号就能在线点单,见面支付,老太太觉得一切简直神奇极了。
 
  但对于更复杂的交易模式,张阿姨接受起来就有点吃力了。倒是年纪更长的胡奶奶,目前已经有七八年的网购经验,从洗衣液到衣帽鞋子,甚至是孩子们要带去国外送给外国朋友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老太太都是通过网购解决的。
 
  胡奶奶最近一次网购,买了台名牌洗碗机,刚用了几天,感觉很不错。
 
  但是技术的进步还是快的让老人追赶不上,胡奶奶目前网购还是用的绑定银行卡,每次需要输入卡号和密码以及相关认真信息才能完成购物。她始终搞不明白年轻人挂在嘴边的支付宝是什么:
 
  钱到那个宝里了吗?那个宝在哪里呢?
 
  张阿姨则好奇打车软件的使用,孩子们来看她,要走的时候跟她说,车已经到楼下了,她觉得不可思议。
 
  她让孩子们教他学,但因为打车软件还要绑定信用卡和支付宝,她嫌麻烦最后便放弃了。
 
  挂号软件也一样,张阿姨现在用的手机屏幕不算大,看字比较费力,尝试用手机操作挂号,里面要反复输入信息确认,以及一些五颜六色的验证码,这让她用起来有些吃力,反倒去医院排队直接些。
 
  一位专注老年市场领域的创业者告诉我,年轻人初涉老年市场,会有很多想当然的成分。拿外卖订餐来说,年轻人觉得网上支付方便简单,但老年用户就觉得当面交钱最更靠谱。
 
  再说生鲜配送领域,老年人可能并非目标客户。创业者可能觉得让老年人省了跑腿的麻烦,但是老年人想的是,每天逛菜市场是既定的锻炼时间。
 

 
  精力充沛的老网虫什么样?
 
  最后想说说我认识的一位“老年人”,周围人都叫她云姐。
 
  云姐从不允许自己露出白头发,是理发店里的染发常客。她年轻时做过工人,做过老师,还倒腾过小买卖。退休后不想宅在家里当“望子石”,就出来做公益,有时候给白血病儿童组织捐款,有时候张罗一帮年轻人去养老院看孤寡老人,有时候还发动周边群众一起铲除小广告……
 
  我跟她就是通过一次公益活动认识,认识的时候她一本正经地要求,“不许叫阿姨,叫我云姐。” 那时候微信还不流行,我在一个网上论坛给她的ID 留了言,要到了她的QQ号,没错,这么算来,云姐是枚老网虫。
 
  年轻人对老者大都薄情,不是这个题目,好久都不跟云姐联系。打了个电话,云姐在那头哈哈笑完,便讲起了她的“智能生活”。
 
  她现在用的是儿子淘汰下来的苹果五,把字迹设置到最大,用起来已经很顺手了。微信一出来,她就装了微信,苹果五个头儿小不好打字,所以她是语音一派。她知道微信公众号,关注了一堆养生、健身类的公号,但还是抱怨针对老年人的题目不多。
 
  她热衷朋友圈,将其视作“个人广告平台”,现在组织什么公益活动,都会提前在朋友圈发个“英雄帖” 广而告之一下,效率比QQ 时代提高了不少。
 
  她手机里有汤姆猫和开心消消乐两款游戏,汤姆猫用来逗孙子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小朋友,有时候玩心起来,自己也会对着屏幕上的3D 猫自言自语一番。
 
  消消乐则打发自己不多的零碎时间,在公交或地铁上,她和年轻人一道做起了低头族。
 
  最有钱的是中老年人
 
  云姐的想法比我见过的许多年轻人都跳脱,帮忙看孙子?“我忙着呢,没时间。”
 
  这样家里不会有矛盾?
 
  云姐说,就好比年轻人谈恋爱,你上赶着追,对方不一定搭理你。但你把自己“端” 起来,他倒反过来追你了。现在家里聚会都是孩子们张罗,然后再询问“母上大人” 时间,服帖的很。
 
  “没有哪个子女会把父母当作生活的全部,那我干嘛把他们当作我生活的全部呢?“在云姐周围,她几乎成为了新生活方式的布道者,号召周围的老伙计们从家长里短的琐碎中解脱出来。比如打扫卫生,云姐会比较阿姨帮和e 家洁区别,“只要二三十块就有人帮你干活,比雇全职阿姨便宜多了,何乐不为?”
 
  弄明白我要写个什么样的题目后,云姐煞有介事地分析起来:
 
  “你们年轻人创业,说到底是要赚钱的对不对?”
 
  “那现在社会上谁最有钱?”
 
  “学生?他们得靠父母。上班族?都背着贷款呢。”
 
  “最有钱是老年人。”
 
  我赶紧问,那怎么能挣老年人兜里的钱?
 
  云姐说,年轻人,你搞明白这个问题,你就能发财啦!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养老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