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种互联网理财越来越热,传统的银行理财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但是仍有很多投资者,尤其是老年投资者并不愿意采用互联网理财的方式,他们或担心安全问题,或担心自己的互联网知识不够,这两点成为大多数中老年人拒绝互联网理财的关键。
随着电商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有很多中老年人开始在淘宝购物,也有老年人开始享受京东到家的补贴,这些明明白白的低价和优惠已经得到了部分中老年人的认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知道支付给这些电商的钱都是消费,不存在无法收回的安全问题。至于点击鼠标,其实也不是什么太难学的技术,从理论上讲,绝对比广场舞好学。
那么问题来了,中老年人为什么不喜欢用互联网理财呢?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钱没了。钱没了有两种可能:一是老年人的历史习惯问题,老人家总是喜欢把钱存入银行后拿到存折的感觉,没有纸质凭证总是让老人家感到不安心,这恰恰是互联网所欠缺的。
第二是网络技术的安全问题,老人家听了太多诈骗案例,知道自己的钱可能会被电脑后面的骗子掠夺,哪怕是一百万分之一的风险,老年人也不愿意承担,目前看这一点已经成为阻碍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理财的最大障碍。
第三是老年人担心网上理财可能风险更大,事实并非如此。互联网的理财风险并不会因为处于互联网上就有更高的风险。例如余额宝等互联网货币基金,并不会因为在网上交易而比银行销售的货币基金风险更大。相反,互联网基金还会因为销售成本更低而收益略高于银行销售的货币基金。对于民间借贷项目,线下叫信托或者固定收益理财,互联网上叫P2P,两者的实质都是老百姓最终把钱借给其他个人或者企业,但是线下的信托公司或者理财机构要从中提成。据了解,投资者能够得到的收益大约为12%,借款人需要付出的成本大约为24%。
但是在P2P上,因为竞争剧烈的原因,投资者不仅能够拿到借款人给出的全部利息,往往还能得到平台的贴息。例如笔者曾在某平台申请了助学贷款,享受免息分12期的优惠,但是借款方却能获得年化13%的收益,平台介绍,这13%的收益是由平台贴息的。
很明显,同样的产品、同样的风险下,投资者通过互联网理财将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互联网并不会给理财产品或者信托增加更多的风险,故笔者建议投资者,理财也要有互联网思维,老年人要多向年轻人学习互联网知识,这样将能获得更高的风险收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