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宾虹”反受市场青睐
早年的黄宾虹受“新安画派”影响,山水画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被称为“白宾虹”;80岁后画面以黑密厚重、浑厚华滋为特色,被称为“黑宾虹”。对于“黑宾虹”时期的作品,早期不被大家认可,黄宾虹还为知音难寻而苦恼。“陆抑非年轻时,和黄宾虹是邻居,因知其用秃笔作画,一次,拿自己用坏掉的秃笔送给黄先生,黄先生以画作回赠,到了第二次,陆抑非又送笔给黄宾虹,黄先生让他再拿一张画,他心想,我不要了。”吴山明也向记者谈及此事。“陆老师当时给我们上课,讲起这段往事,意思是他年轻时也看不懂黄宾虹的画,但是后来他懂了。”
黄宾虹《山川卧游卷》
但从市场的角度分析,纵观黄宾虹历年拍卖记录,排名前十的拍品中几乎都是“黑宾虹”时期的作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黄宾虹的作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价格大都在几万、十几万之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全球艺术品市场日趋蓬勃,近现代名家书画价格普遍大幅度提升,黄宾虹的作品亦如此,但行情不如齐白石、李可染等人的上涨幅度大。国内艺术市场兴起后,黄宾虹的作品频频在各拍卖会上亮相。2005年以后,中国在艺术品市场的表现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成长,拍卖的纪录不断被刷新。这一年,黄宾虹《山川卧游图》手卷在中国嘉德拍得638万元,2008年在朵云轩拍卖会上再次亮相,结果以1288万元成交,使黄宾虹的作品价格首次突破了千万大关。2011年在上海恒利拍卖会上,他的《山水写生八开册》以3277.5万元成交;同年,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黄宾虹作于1955年《黄山汤口》格外抢眼,此画是黄宾虹绘画生涯中的一幅绝笔精品。该作品以300万元起拍,4772.5万元成交,超估价10倍,并创下当时黄宾虹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2014年,黄宾虹92岁巨制《南高峰小景》在中国嘉德以6267.5万元成交,成为当前最贵的一件黄宾虹作品。
这点似乎又与学术上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大家都讲“黑宾虹”时期的作品很难看懂,而市场上受追捧的反而又是这些“看不懂”的作品。“黄宾虹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登上去很难,但是大家都有一种好奇心,所以买就要买这些好的作品,这样也会把价格拉上去,贵也是这个道理。早年的黄宾虹,是学习传统,还有很多古人的影子,在黄宾虹的画上能看到的,在其它宋元的画上也能有所体现。”赵军如此解释为什么“黑宾虹”能够受市场欢迎的原因。
近现代书画收藏家李笠是众多黄宾虹的铁杆粉丝之一,于2011年开始大量收藏黄宾虹作品,且以晚年“变法”之后的作品为主。“那时候我还没有读懂黄宾虹的画,但是身边所有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的前辈都认为黄宾虹是个伟大的艺术家,我也因此开始慢慢研究,并逐渐构建以黄宾虹为主的近现代收藏体系。”
迟早进入“亿元俱乐部”
近年来,随着对黄宾虹研究的深入以及各地展览及其拍卖专场的推动,拍出的作品价格也是在稳步上升。黄宾虹的作品从2011年开始在市场走强,根据雅昌艺术网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恒利拍卖会上,黄宾虹的《山水写生八开册》以3277.5万元成交,同年翰海春拍,黄宾虹的《黄山汤口》以4772.5万元成交,创下当时黄宾虹的拍卖纪录,2013年,南京经典黄宾虹的《蜀游峨眉山水册》和《山川卧游图》分别以3450万和4025万成交,2014年,《南高峰小景》以6267万刷新拍卖纪录,同年匡时秋拍,一件《江山卧游图》也以4830万成交,这些都表明黄宾虹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藏家关注。
黄宾虹《黄山汤口》
但是,相比傅抱石、陆俨少、李可染等名家,黄宾虹作品的价格还是处于低位。从数据来看,李可染有三幅作品价格过亿,傅抱石也有一幅过亿,黄宾虹作品还没过亿元。业内人士分析其原因主要总结为四点:一是大众对黄宾虹的认识依然不够,他的作品毕竟不是雅俗共赏的;“连续两年的大年初一,我和童中燾先生不约而同来到浙江博物馆看黄宾虹的展览,展厅内除我二人外,别无他人。而在平时更多看展的过程中,大部分人进入展厅溜一圈便出去了。”郑竹三先生用这个生动的例子告诉记者,大众对黄宾虹艺术的陌生。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