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12.13《养生堂》播出《中医性味调脾胃》

来源:北京电视台|2016-12-13|

  16岁的女孩两年间体重由110斤骤降到仅仅60斤,虚弱无力,面色晄白的背后,是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呢?三代家传的国家级名老中医,根据自家行医理念,通过性味调脾,让女孩恢复健康。《养生堂》特邀国家级名老中医,柴瑞霭柴老讲述《中医性味调脾胃》。
 

  中医认为甘味入脾。甘味具有能补、能和、能缓的作用,可以补脾气、健脾胃;淡代表性质平和,也可以入脾,能补气养阴。因此柴老主张用“甘淡养脾”的方法来调理脾胃气阴两虚。

  

 

  脾气阴两虚表现为食欲不振、面色晄白、疲乏无力、口干舌燥、大便秘结、舌红苔少。

  

 

  针对脾气阴两虚,柴老给了一个柴氏调脾经验方—养脾助消汤。山药甘平,益气补中,补脾胃,助消化;太子参甘平,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可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炒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荷叶苦平,升发脾气,清脾热。禁忌人群是湿盛中满如出现涨气、痞积、满闷、胀痛等不适宜长久服用。

  

 

  如果脾气阴两虚症状不是很严重,柴老也给出了一个柴氏食疗方用于日常调养:铁棍山药100克、莲子10克、薏米5克、粳米50克,枸杞子3克。煮粥食用,有调理脾胃气阴两虚的作用。

  

 

  脾虚湿盛表现为脘腹痞满、口淡纳呆、大便溏薄、全身困重、面色萎黄、舌淡苔腻。中医认为:苦味具有能降、能燥的作用,对于脾虚湿盛症,气机不畅者,可调畅气机;温药可以运脾除湿,因此苦温的药物一起用能运脾和胃除湿。

  

 

  运脾除湿汤:陈皮归脾、肺经,长于理气健脾、和胃止呕、燥湿化痰。白术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砂仁:行气和中,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党参是补气健脾之要药。湿热证者不宜服用。

  

 

  现代的人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多食大鱼大肉,长久助湿化热,湿热困脾,影响脾胃运化。脾胃湿热者脾胃运化功能减弱,不能有效的运输水谷精微,代谢废物。痰饮水湿血瘀等堆积于体内,会导致血液粘稠,动脉硬化,甚至影响内分泌,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等等问题。

  

 

  中医认为辛味能散能行,苦味能降能燥,二者加起来辛开苦降,脾气升清,胃气降逆,脾胃一升一降,恢复脾胃功能,适用于脾胃湿热证。柴老也给了临床上一个适用于苦辛和胃除湿的方子——泻热和胃汤。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养老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