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妈比姑父早退休两年,提前适应了闲居的日子,所以姑父退下来时,姑妈就成了他适应期的导师。 我是从作息规律看出这一点的。
几年前姑父在职时,对家里的柴米油盐从不过问,每天早上要姑妈挤好牙膏打好洗脸水做好饭,他才起床 。中午和晚上也是姑父读报看电视,姑妈忙前忙后。自从姑父退休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俩人每天早早起身外出晨练,等我和妻子,儿子起床了,两位老人已经 做好饭了。姑妈给姑父买了十几盆花,又买了几只鸟。姑父对着鸟儿发了几天呆,什么也没说,拿去送人了。姑父不养鸟,却对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自己出去买了些关于养花的书回来,一本正经端坐案前,戴上老花镜,手执红蓝笔仔细阅读。但姑父养花的水平委实不高,一个月后,花儿由生机勃勃变得无精打采。
一天,正当姑父一手捧书坐在花前苦思冥想时,姑妈气喘吁吁地从外面回来,后面跟一老农:“老头子,我把花匠请来啦!” 半年后,姑父逐渐习惯了闲居生活,对姑妈也越发依恋,不论姑妈上街买菜、在家做饭,还是出去跳老年迪斯科、舞太极剑,姑父都陪着,后来干脆参与进去,姑妈在队伍里舞剑,姑父就跟在后面模仿。这种情况是我的儿子最先发现的,回家把姑父笨拙的样子表演给大家看,大家都笑,姑父也不恼,和大家一起笑,姑妈边笑边指 着我儿子:“这小家伙,没大没小的。”
2月14日情人节这天,我在下班路上顺便给妻买了枝玫瑰,回家正要收拾吃饭,忽然有人敲门,我以为是姑父回来了,开门一看,是位漂亮小姐手捧玫瑰站在门前,说有人委托花店送给李太太的,祝李太太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我说:“哪位李太太?搞错了吧?”小姐说:“没错啊,24楼19号,李平老太太。”李平!那不是姑妈吗? 妻和姑妈都过来看,姑妈说:“给我的?不会吧?”妻接过花,从里面取出卡片,看了一眼后举到姑妈面前,笑嘻嘻地说,“没错,是给您的!”我凑过去,见上面写着:“老伴儿,送你一束玫瑰,弥补40年的关爱,节日快乐。” 我一数,正好8枝。奇怪的是,姑父这样的老保守,怎么会过这样浪漫的日子,又怎么知道8枝玫瑰代表弥补呢? 姑妈脸红了,一个劲说:“这老不正经,得花多少钱哪!”转身要到厨房炒菜去。
我说:“姑妈,菜不是做好了吗?”姑妈掩饰不住满脸喜悦:“过节了,再加俩菜!” 姑父哼着小曲喜滋滋地回来了,见我和妻都在笑,咳嗽一声,装作严肃的样子,把手背到身后,踱到桌前吃饭去了。 傍晚,老两口出去散步,妻在阳台招手说:“快来看,牵着手哪!”我过去一瞧,可不是,两位老人手挽着手,缓缓走在夕阳的余晖里,全身笼罩着金色的光,成了晚霞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