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赵老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轻度中风等多种疾病,四处求医不见好转。“人生七十古来稀”,赵老伯经常对人说:“我活了75岁,心里早就坦然了,每活一天都是赚的。”他每天高高兴兴,乐观回忆自己这一生,思考过去人生已经完成的事情中,有哪些自己觉得满意,有哪些不尽人意,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可告诫子孙,有哪些愿望没有完成,想要怎样去完成,等等。就这样,赵老伯发现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可做,从此有了精神上的支柱,逐渐忘却了疾病的痛苦,病情也有了好转,往日的快乐和幸福又回到了他身边。
赵老伯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面对死亡的心态。死亡是完整生命的最后一步,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正确对待死亡、接纳死亡,珍爱自己的生命。
正视死亡,坦然面对
任何人都要面对死亡,死亡是自然的,不可否认的,无法避免的,因而需要坦然面对。
(1)“人生七十古来稀”,知足常乐,把每多活一天都看做是上帝额外的恩赐,每活一天都是赚的,天天都要欢欢喜喜,用平淡、宽厚的心去笑对人生和死亡。
(2)修心养性。首先,调节情志,不过喜,不过忧,不发怒,不过悲,生活上一切以平常心处之;其次,协调人际关系,以宽待人,容字为大,良好的心境是幸福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3)死亡是生命不停地更迭替换、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生命的自然终结,死亡是世间不平等中的最大平等,王侯将相无一例外,我们要坦然接受这一点。并且人们的生命会在后代创造的价值中得到延续和升华。
(4)从心理上为死亡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晚年时间,到街坊邻居家串串门,走走亲戚,会会朋友,打打麻将,下下棋,聊聊天,谈古论今畅所欲言。
(5)毛主席说:“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我们对待死亡也一样,在战略上藐视它,具有不怕死的精神;在战术上重视它,不畏惧、不回避,坚持科学锻炼、保养、防病治病,争取健康长寿。
(6)中老年人求生观念不可淡漠,要看到生比死更有意义,即使进入暮年也不意味着等待人生的结束,即将与死亡见面,也没有任何理由轻生,要尊重生命。我们主观上不怕死,解除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客观上才有可能活得好,这是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