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郭明信工笔重彩山水画:映日山川分外红

来源:和谐中视网|2017-02-11|

  中国山水画(特别是重彩画)发端于六朝隋唐,成熟于五代兩宋,至宋元以降,重彩水墨分野。元明以后,由于文人的参与及宣纸的应用,水墨统治了画坛。以致于今日不少国人不知“丹青”为何物,以为中国画就是水墨画,而丹青重彩画几乎处于“被遗忘的角落”,特别是天然矿物重彩颜料的应用技法几近失传。好则近些年随着工笔画的复兴昌盛,蒋彩萍等老一辈重彩画家鼎力倡导传承中国工笔重彩画法,培养、引领一大批重彩画家,使濒于失传的中国丹青重彩画再振雄风、重现辉煌。就中国画而言,如果说水墨画讲究的是线条笔墨,豪无疑问,重彩画就是色彩的绘画。在山水画界,工笔重彩画法在讲究笔墨线条的同时更必须要讲究色彩的运用。
 


 

  中国画史把中国画(重彩)称之为“丹青”,“丹”就是红朱一类,“青”就是青绿一类,这与西画的冷、暖两色系暗合。但中国画的色彩观念与西画不同。“六法”中一句“随类赋彩”古今有多种解释,这个“类”字可以是自然的物类也可以是主观的、人为的色类。而工笔山水画在实际发展中多为青绿一路(当代的工笔淡彩山水画则另当別论),且已有了一套固定技法程式。但丹红一路色彩却鲜有人为。而郭明信却在对历代色彩传统梳理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造,导入清新明快而又极富视觉冲击力的中国红,进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绘画语言,诚如李可染先生言:“可贵者胆”,无疑,他是发现了新审美对象的人,是独具慧眼的人。

 

  山川云物有红色的吗?君不见,当红日每天从东方喷薄欲出,朝霞满天、山川万物一片晖红;当日薄西山晚霞映红了半边天,山川万物又是一片晖红。这一朝一夕一日中的两次暉红不是人们常见的现象吗?但古今画家却很少有人敢去运用表现。郭明信没有依照传统青绿山水的程式和技法去表现,也没有趋从时流,而是把审美视野聚焦到了难度极大的中国红。他一边默默地吸取传统的精华,一边默默地滋养性灵。他师自然造化,从这种常见的现象中得到启发,对这种特殊的自然景观蒙生出了无比崇敬之心。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他,对红色有着特别崇尚衷爱之情。同时,红色历来就是中国人的吉祥色,也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作为喜庆的标志,预示生活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因此,大红色也有中国色之誉。

 

  从郭明信的近作中,我们能看到他以表现人间大美作为自己的艺术取向。作品中阳刚之气充盈,生活气息热烈。充满着活跃、萌动的生命,洋溢着热情、奔放的豪情。他笔下的山川融合了地理、人文、历史、生活的多层含义。他把红色文化崇尚心理和中国传统的红色文化审美心理结合起来,开创了个性化的绘画色彩语言,打造了不同于古人、不同于今人的中国红艺术。

 

  解读郭明信的红色山川系列作品后,可以说他的作品有三大艺术特点。一是以中国红为核心的艺术精神。郭明信以山川为自己代言,把现代用色技法注入工笔重彩山水,使之成为一座表达自己心声的艺术之山、精神之山。以其入展“民族百花奖“的代表作品《神圣之堂(高原之尊)》为例,

  此作综合运用了大红、朱砂、曙红、赭石和金黄色、银色、白粉、墨色等,丰富的色彩谱系突破了传统用色的程式,并通过冷暖色的对比形成了独步中西的现代工笔重彩画的新高峰。

  二是极强的装饰性意味和形式感。郭明信吸收了西方绘画现代构成和装饰元素,并导入西画语言和光影效果,形成了扑朔迷离、美轮美奂的现代工笔重彩效果。

  其三,郭明信的作品不拘于地理概念的物象,是其依靠心象而创造的景物,不是自然的山川云物。在一般人看来,西藏的天空自然是蓝天白云,但他却把背景完全染成一片大红,甚至连树也是红色的。他的画,是以心灵映射自然之后,在对那种宏浩博大精神的深刻领悟,是对那种纯真朴实品质的着意理解。其山水绘画艺术的铸造,一扫文人画诗中那种荒凉、悲壮、寂寥、沉闷、萧疏的意境,重新赋予一种格调高昂、情感热烈、气韵生动、生活丰沛的生命境界和现代都市人的审美趋向。这种境界充分地体现在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中。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养老资讯更多>>